(相关资料图)
□丁家发
近日,有网友发视频称,某地一幼儿园老师出轨学生家长,据该网友爆料称,上述幼儿园老师在和学生家长约会时,被该学生的母亲抓到,随后被“游街”,并强行拍下照片视频发朋友圈。(8月11日 中国新闻网)
幼师出轨学生家长,尽管令人不齿,仍属于道德层面的问题。作为婚外情受害的一方,原配痛恨与丈夫偷情的幼师,其心情可以理解。但法治社会,岂能“以恶制恶”。原配现场“抓奸”,让当事幼师“游街”示众,这种公然侮辱他人的行为,使受害方转而变成了违法者,理应承担法律责任受到惩罚,最终打的则是自己的脸。
根据网友的视频显示,一名女子被抓着头发正对镜头,拍摄者一边摄影一边说,“大家看啊,这是小三,他跟我老公在我新房里面,被我抓到现行,她是我女儿的班主任。”这种让“第三者”难堪的“游街”,看似出了一口恶气,但不能解决任何问题,还进一步激化了家庭矛盾,还有可能导致事态反转,造成较为严重的法律后果。
幼师出轨学生家长的行为,违背公序良俗和师德,在道德层面上确有过错,应当受到批评和责难。原配作为受害的一方,可以采取合理合法的手段来解决问题,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。而原配将捉奸“游街”的视频发布到互联网,以公开侮辱的方法来报复“第三者”,则是法治社会所不能容忍的。
我国《宪法》规定,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。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、诽谤和诬告陷害。根据《刑法》第246条,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,情节严重的,构成侮辱罪,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、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。可见,原配对当事幼师“游街”的行为,已涉嫌侮辱罪。也就是说,本来是受害方的原配,却变成了一名犯罪嫌疑人。如果当事幼师向提出控告,法院将依法追究原配的相关责任。
现代法治社会,必须保障每个公民都能受到公平、公正对待。“游街”示众侵犯他人人格尊严,也践踏了法律,应当受到法律的制裁。此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反面教材。公众一定要汲取教训,增强法治意识,当自身合法权益受侵犯时,应当依法维权,千万不能“以恶制恶”,做出类似“游街”等不法行为。
下一篇:最后一页
北京市发改委等八部门印发《关于助企纾困促进消费加快恢复的具体措施》(以下简称《措施》)。7月7日,五部门联合召开发布会解读《措施》内容
白酒新国标实施一个月后,不少酒企也纷纷推出适应新国标的光瓶酒新品。7月7日,北京商报记者走访各大商超时注意到,光瓶酒货架上的产品包装
7月8日,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2021年北京市文化和旅游业统计报告,2021年北京接待市民在京游人数1 26亿人次,较上年增长45 9%,较2019年
5月14日,郑州经开区第五大街一地铁口,一个核酸采样舱已布点就位,市民有序进行核酸采样。郑州经开区宣传部供图近日,河南省发布《河南省
稳就业保民生。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办,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承办的河南省2022年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将于5月16日启动,持
X 关闭
X 关闭